一些来访会谈到,自己已经意识到,在孩子早年的时候,对孩子的陪伴很少,或者没有给到孩子应有的关注、陪伴和照顾,让孩子的童年处在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里。
当家长意识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往往会感到非常内疚,同时又急切地希望孩子能接受TA的道歉,能够原谅TA,从而从过去被忽视的感觉和创伤里走出来,变得更好。
不知不觉中,这种不断地向孩子道歉,又在传递着一种信息:孩子,你现在很糟糕,那是我的过错,我希望你能原谅,接受我的道歉,你好起来,你从此以后好起来。这里底层暗含着,对孩子现在糟糕状态的一种确认,就是说在家长内心里,觉得孩子现在的状态很糟糕。
当家长不断跟孩子道歉时,慢慢地就变成了向孩子的倾诉,希望孩子理解到、接收到、原谅TA,让TA很快从内疚感里走出来。家长内心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安慰,这样的道歉,就又变成了一种输出和索取。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觉察,如果不去道歉,如何面对自己的内疚感? 这个部分,是家长需要去处理的议题,而不是把问题再抛给孩子。作为父母,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需要更多地去承载,并且也有足够的能力来面对自己内心的内疚感,去面对它、处理它。
孩子也不希望父母这种反复的道歉,以及随之而来的关系上的纠缠,所以需要给各自一个空间。这点是很必要的,不是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抛在关系里去处理,而是需要各自去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感受,独自去处理,这也许是很重要的。
(陈珂含老师口述,心小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