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如果帮助别人让我感到痛苦,还要继续吗?
发布时间:2022.04.08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如果帮助别人让我感到痛苦,还要继续吗?

来访者问:

如果帮助别人让我感到痛苦,还要继续吗?

心之爱咨询师答:

我感到特别好奇,即使你不愿意,是什么让你违背自己的意愿,依然选择继续帮助别人的?

事后你体会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不适感?

加上你的委屈和自我消耗,它们带给你什么样的信息呢?

在中间,我看到两种内在的价值或声音在对抗。一种是被灌输且被内化的价值,另一种是你真我的声音。

被灌输的价值让你违背自己的意愿,关注别人;对比于前者,真我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长期对它的忽视,使你对它们非常陌生,根本意识不到它们是你真我的一部分。它们持续地出现,是在吸引你对它们的关注。它们是你的信使,带着使你成长的重要信息

你需要停下帮助别人的脚步,聆听一下它们,你将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当我说被灌输的价值,我指的是帮助别人。本来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但前提条件是先接受,后给予。

孩子是在被养育者的贴心呵护、细微的关心、和需要被及时满足中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健康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给予他人的帮助才名副其实,会让你体会到给予的意义和乐趣。

当孩子从来没有获得过父母的关爱和需要的满足,他们又怎么知道给予是什么呢?

好像在他们的意识里,别人永远比自己重要,满足别人就是自己存在的意义。在这里,给予或帮助别人是一种命令,而不是自由的选择,由于心不甘情不愿,所以你给予的帮助带来的不是喜乐和平安,而是压抑和自责。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帮助的人也会感应到你的不情不愿,接纳的过程也是纠结的,不舒服的。帮助和被帮助不再有正向的意义,反而变成了负担。

作为孩子,不管经历过什么,真我的部分依然存在,它通过你的不情愿,不适感,委屈和自我消耗后的疲惫,吸引着你对他关注。它们在提醒你才是那个最需要被帮助的人,把用在别人身上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那才是你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来源。

进一步说,被灌输的价值让你有了一种被别人需要的需要。这本来也没错,父母被孩子需要这很正常,但它若成了唯一的需要时,那就是问题。

其实,当你意识到别人有需要时不一定别人就需要你的帮助,而且你意识到的帮助也许只是你需要的投射,不一定别人真有这个需要。当你的帮助没有被接纳或获得对应的回报时,你的委屈和愤怒就会浮出,那就证明你的给予与帮助就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在你提问的背后,我看到一个被忽视的孩子在寻求呵护、关爱和治愈。假如你能学习像父母一样对待她,她就会被你的温情融化。

对你来说,假如从来没有体会过父母的爱,像父母一样照顾自己就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这可以是你从帮助别人转向关照自己的开始。


——赵怀民老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