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为何懂了大道理依然难改变
发布时间:2019.01.23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当意识和潜意识需求相冲突时

懂得再多的大道理

都无法引起行为的改变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60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为了改善生活现状、促进个人成长,我们似乎都在苦苦地寻找指引人生方向的真谛:国学、心灵鸡汤、名言警句……。然而,人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顿和绝望中:“大道理都懂了,可是没卵用!”


大道理是“高于一般的原则和理论”。大道理是高度概括性的,意在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和规律,剔除个别事物的个性,但归纳永远是有限的,涵盖不了一个无限的世界,顾此失彼是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这恰恰是大道理不适用的症结所在。作为个体来说,大道理只有结合具体情境和个性才会实现最大的功用,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经常会用具体化技术:“你能举个例子吗?”、“当时发生了什么?“、“TA是什么反应,你是什么反应!”、“他是怎么说的,你是怎么说的?”,以验证来访者高度评价性和概括性的话,最大可能地接近事件的细节,推断当事人的动机和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知道的大道理,其实是断章取义形成的误解。例如,《论语·宪问》中“以德报怨”,只是孔子的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果把“以德报怨”这个成语(意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当结论用,难免处处碰壁,对人性产生困惑。若用精神分析思路理解,“以德报怨”更像是在运用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




很多时候,人们太执拗于大道理的真理性,抱定大道理的成立不需要条件,放之四海而皆准,剔除了关系的本质:对立统一,例如:生与死、好与坏、依恋与独立、自恋与自卑,脆弱与坚强……形成固化和极端的思维方式。在心理咨询中,笔者有时会对思维固化的来访者这样说:“世界上大概只有两条绝对的真理:一是人是会死,二是时间不会倒流。除此以外,评价事物都需要放到关系和具体情境中去考虑。”,以探测Ta阻抗的强弱。

不把大道理当真理用而是坚持对立统一地看待,通常会改变认知和改善情绪,可是在改变行为模式上难免捉襟见肘。人们总是会感叹:“知易行难”,难就难在不能将大道理转变成行为和生活习惯,正如《楞严经》里面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有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习惯一旦产生,进而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行为。这是基于行为和学习理论的假设。

可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大道理是意识,当意识和潜意识需求相冲突时,懂得再多的大道理都无法引起行为的改变。所以在心理动力和精神分析治疗中,必须先将来访者的潜意识意识化,否则永远受到潜意识支配,懂再多大道理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总之,大道理本身没有问题,运用得当可以引发改变,关键在于你是否满足了以下的条件:

1·不是自以为知地误解了大道理。

2·在具体情境中验证大道理,丰富细节和事件发生的背景。

3·不把大道理当作真理,而是对立统一地理解。

4·培养顽强意志,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5·尝试觉察内在感受或寻求心理帮助,将潜意识意识化。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改变的态度本身就是辩证的,你慢慢地会发现接纳无法改变的事实本身就是改变,默默地接纳便是悄然地改变。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源于太想改变了。在睡眠障碍中,最大敌人往往是太想入眠的强烈企图,结果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如果带着“睡不着就睡着呗,又不会死人!”的不作为态度,反而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入睡。(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