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应该孝顺父母吗?|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3.05.13 关键词: 原文来自:
  

来访者问:

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对子女好是很自然的,但很难做到对子女好那般对父母好,是否说明孝顺是违背人性的?违背人性的事是否还要去做?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答:

中国的孝道两个基本内容是:(一)养亲和敬亲(二)顺亲和谏亲。

养亲就是“善事父母为孝”,即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基本义务。

敬亲是指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敬亲不只表现于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这里的畜即顺之意。“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顺亲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从这里不难发现养亲带有早期农业文明的特征,当父母年老体衰了,不能再创造财富了,衣食自理便可能存在问题。社会经济落后,子女养育父母就责无旁贷了,直到现在赡养父母都留在法律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福利制度的完善,子女养亲都可能渐渐发展为国家养亲(老人年轻时,交养老保险)。

然而,很多老人的观念并没有跟上,他们感到哪怕养老院条件再好,子女再忙。如果住进养老院,他们都有被遗弃的感觉,这便是人类婴儿期遗留的心理产物,对双亲的依恋和对分离的强烈恐惧。我认为这是所有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只是程度不同),不论西方还是东方。

中国孝道最大的问题在于,把敬亲和顺亲联结在一起,强化了生育即权力且抹杀了个体的独特性,把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强行简化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严重地湮灭了最重要的爱的成分——自由意志。

“集体父母”形象的潜在的心理组织原则是:“我生了你,你就要听我的!”“如果你不顺从我,不听我的话,那就是对我的不敬。那就是不孝。”可是,这并不符合人类心理运作的基本规律,真正心理健康的个体并不会以顺从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反之亦然。

一个强烈压缩个人意志的人,从来都不会真正去爱一个人,而是会拐弯抹角地攻击对方,反向形成和被动攻击的心理防御就是典型表现。

真正的敬亲不在于服从父母的意志,而是在于共情和同理父母的感受时又能坚持自己的意志,而在中国普遍出现的情况恰恰相反,子女不共情父母的感受却又委屈自己服从父母的意志。

举个简单的例子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孩子报一个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孩子愤怒地、自暴自弃地遵从父母的意愿,而不是对父母表示理解的同时坚决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报志愿。

父母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感受和意志似乎都要孩子听他们的。只要“你不听我的话,不按照我的意思办,那就是不孝”并把个人焦虑和权力意志四处投射。这就使两代人的精神活力在扭曲的孝道观念中纠缠和消耗。

在中国孝道中也存在谏亲的观念。孟子就曾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毋庸置疑,孟子所谓的谏亲就和敬亲、顺亲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孟子从未进行解释。

普罗大众是非常难以在敬亲、顺亲和进谏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心理位置,更别说在言行中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中国普遍出现的现象就是,孩子谏亲,父母会迅速体验到权力受到侵犯(因为“我是你爹,生了你,你竟然敢对抗我”),随之并定义为“不敬重我,不把我当老爹尊重,这让我的颜面何存?”,最后使出杀手锏“这就是不孝!”,故而,谏亲这一条孝道观念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位置。

总之,孝父母要体现在养亲和敬亲上,敬亲要体现在共情父母感受上而不是体现在对父母意志的完全服从上。否则,对子女来说都是假孝顺,对父母来说都是假爱孩子。

——袁寒柏老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