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如何避免把青少年逼到走极端
发布时间:2019.05.01 关键词: 原文来自:
  

稻草到底有多重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孩子可能是一只快累死的骆驼


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74篇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章开始前先讲两个事件:


1.jpg

第一个事件发生在本月中旬,4月17日晚,一名17岁少年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当时,男孩母亲将车停在车流不息的高架桥上,在车门外因儿子与同学冲突一事批评后座上的儿子,似乎非常生气。随后,母亲准备回到车中,男孩突然打开另一侧车门疾速奔向路边护栏,母亲身后猛追,试图拉住孩子,可是依然未能阻止孩子从桥上跃下。桥下面是水泥地,孩子当场毙命,母亲扶着护栏探头看了桥下孩子一眼,随后双膝跪地,不断捶地大哭。


2.jpg

第二件事件发生在泰国,在泰国一家超市,父亲和儿子发生争吵。父亲对儿子说:“有种你就别活了”,并递给儿子一把上膛的手枪,父亲准备转身离开时,儿子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就是一枪,当场死亡。眼见儿子饮弹,母亲从躺椅爬滚在地,哭喊着不停地乱蹬四肢。回过神来后的父亲奔向儿子,见状卧倒在地,徒有通过瘫伸双腿,释放着绝望、痛苦、悔恨的情绪。


我们无从知晓这对母子和父子之间发生事件的具体细节。然而,类似事件的发生几无例外的是,两代人经历着长久而严酷的战争,父母毫无察觉地将青少年“逼”到走极端。孩子走向极端大抵源于两点,一是父母用过激的言语激发出孩子强烈的羞耻感,使他们不再相信“父母爱我”;二是父母用家长权威肆意压缩他们的自由意志,他们感觉自己完全被父母“操控”,已经失去活下去的意义。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都是青少年的心理真相,并不等同于父母是实际上的迫害者。


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自伤行为与羞耻感显著相关且相互增强,即羞耻感越高自伤水平越高。[《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自我惩罚功能:源于内疚感还是羞耻感?》作者:王玉龙、陈慧玲、覃雅兰、蔺秀云]。有父母使用激将法将孩子置于在承受屈辱和用行动证明[有时是即刻证明]不甘其辱之间做选择的困境中。


泰国小超市发生的悲剧便是典型案例:父亲把上膛的手枪放上柜台,便是逼迫孩子在承受羞辱和维护尊严之间做选择,隐藏着强烈的羞辱性元信息:“要么承认你是胆小鬼,你是窝囊废,乖乖听我的话,要么你一枪崩了自己,誓死捍卫自己的尊严!”可悲的是,父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成人世界中:“成熟”的权衡和赖活的勇气,完全低估了孩子抵抗羞辱的意志。上海少年跳桥事件与泰国小超市的悲剧没有本质差别,只是泰国父亲将激将法用得太极端和病态。而那位母亲将车停在车流不断的大桥上教训孩子,也几乎可以确定与孩子沟通的基调:一是“你错得离谱!”,二是“我不接受反驳”。


3.jpg


悲剧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批判少年不懂得感恩、太脆弱,对家人不负责任。然而,孩子最真切的感受是:“父母不珍惜我,凭什么要我为父母而活?”,自我中心和假想敌是青少年最典型的两个心理特点。他们通常不是感到自己特殊优越,便是承受着特别的苦难,他们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们既故作清高傲慢,又倍感孤独不幸。别人都故意和他作对,故意为难他,故意让他难堪。


青少年希望独立,父母则想保住权威。正如温尼科特所言:“儿童只有从成人的尸体上踏过去,才能长大成人……[1971]”。在青少年的眼里,世界有绝对自由,有绝对对错,所以他们用绝对的行动去捍卫自由和真理,这便是成年人眼中的走极端。可是,他们的极端行为从来都非偶发,只不过是当与父母互动太猛烈时,激化矛盾的事件便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稻草到底有多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孩子可能是一只快累死的骆驼。


青少年要从分裂走向整合,必须确信父母是“爱我的”,只要孩子对此确信,几乎就不可能走极端,而这又以父母的人格为基础,剩下的事就只能交给岁月和命运。然而,在发生亲子冲突时父母很容易退行到青春期,同时处于分裂状态,认为孩子绝对错,我绝对对,况且“我还是生你养你的人”,于是演变成两个青少年的角力,不但无法协助孩子完成整合,而且使孩子变得更加分裂。


4.jpg


我们无心批判父母,而是要警惕都会犯自以为是、心不在焉的错误。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是,个体行为都源自心理真相而非事实真相。和孩子产生联结和信任的前提是父母不再纠缠于所谓的事实真相本身,而是真诚、主动地走进孩子的认知框架,既能敏锐体验到青少年的情绪,又能保持着成人的视野和功能。洛瓦尔德这样表述理想的亲子关系模型:“理想的情况下,父母在一种共情的关系中去理解孩子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但他事先已经对孩子的未来有所预期,并且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融合了这一预期。”


温尼科特强调父母存活的重要性:“这将是个持久战,所以你得撑住”[1971]。父母能帮忙的地方只有一处:“他们最好顽强地活下去,活得安然无恙,活得面无惧色,绝不放弃原则”。父母教育孩子的总则只有两条,一是温柔并坚定,二是给他选择权。第一条失效后就给他作选择的权利,并告诉他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在这里,最好不要给他强烈的暗示他应该怎么做,因为你一旦这样做就等于用家长权力让他别无选择或者使他带着对抗情绪选择。哪怕预测孩子几乎铁定栽跟头,只要不致命就不要明确告诉他,而是采取模糊的方式表达担忧和不确定性:“爸爸[妈妈]感觉这样做不太好,也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确定的后果,不过,只要你想尝试,爸爸妈妈不反对,只是不太好的后果带来的痛苦无法替代你来承担,如果成功爸爸妈妈祝贺、祝福你,如果失败我们一起分析原因好了!”


不要以为给孩子选择自由,他就会一直错下去,一个人之所以对抗世界,是因为他误以为世界都在故意和他作对,如果按自己的意志行事遇挫,他就会最大程度地修正世界故意和他作对的信念,用人本主义的观点说,这就是人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犯致命错误。一个更确切的事实是,青少年偏偏犯致命错误,那是因为父母经常把很多青少年都会犯的错误上纲上线到致命的程度,无限压缩孩子的意志,突破孩子的承受临界点,使得孩子走向极端。(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