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室最新的动态
我是谁? | 心理学与媒体
发布时间:2017.09.16 关键词: 原文来自:
  
        心理潮的爆发导致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很好奇:心理咨询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和人聊聊天就可以减轻痛苦、改变症状?心理咨询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心理咨询领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是不是也能赚到很多钱?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知识可以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快速的传播开来,于是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通过文字和自媒体为自己发声,为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职业发声,传播着心理学知识,也在满足着大众对这个领域的好奇。
       心理学在中国的确属于一个朝阳行业,需要更多的公众普及和发声。但领域内部的职责并未细分,这也的确给大众带来一些认知上的混淆。
       从最早央视的《心理访谈》、中国青年报的青春热线,再到现在大众媒体中喜闻乐见的调节家常里短的节目,我们对心理领域的认识就来源于此。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心理专家们侃侃而谈,点评着节目中来访人员的家务事,而他们的头衔往往是一连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等。
      其实,心理科普作者、心理作家、心理学培训讲师和心理咨询师是不同的概念,所能做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心理学科普作者和心理学培训讲师不一定是能解决具体心理问题和能做咨询的;临床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是能写稿子和讲课的。
精神病理学科普和心理咨询科普的隔离
       专业领域内的科普主要分为两块:精神病理学科普和心理咨询科普,因为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咨询的隔离,在某种程度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科普也是隔离的。
       精神病理学的科普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首先,因为国家制度层面的无暇顾及,精神病理学在很多年属于医学的边缘位置,所以也无从谈起科普。
       而随着心理潮的爆发,一些有名的曾经罹患抑郁症后走出来的患者开始担起了精神病理学科普人员的职责,比如崔永元的《小崔不抑郁》。
       其次,精神病理学的科普是带有很多标签的:抑郁症、强迫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当精神病理学科普和大众媒体用这些标签来进行科普传播时,某种程度上已经对那些被医院诊断的病患产生了一种贴标签行为。
       而那些被医院诊断的人群也是最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范畴里会非常谨慎地处理对来访者的诊断和贴标签。这种内在的逻辑和精神病理学科普是有矛盾和冲突的。
       大众媒体下精神健康的传播更多的是因为:某个名人怀疑因有抑郁而自杀等新闻出现时,社会就会刮起一股科普精神健康之风。这里需要不断追问的是:我们究竟是基于人性关怀而呼吁关注精神健康,还是基于媒体传播的蹭热点,求关注度?
       中国最著名的病人是崔永元,虽然他为中国的精神健康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无论崔永元做了什么,都会拿他的抑郁症来说事。
       对每个精神病患来讲,只有他的主治医生对他有诊断权、处方权,其他任何人是没有诊断及处方权的。而这个诊断是决不允许外传的,更不允许道德层面的讨论甚至是攻击。
       在中国社会对精神类病患歧视的现状下,当标签一出来时这个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和大众是不一样的、是需要被远离的,从而加剧了精神病患的病耻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心理学科普和情感类、育儿类科普的融合混淆
       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在和心理学进行着融合,无论是教育领域、企业培训领域还是情感领域都在和心理学领域进行着融合。
       现代都市中人们只关注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自己内心的爱恨情仇、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于是在市场导向下的心理科普都集中在婚姻情感、亲子育儿、心灵鸡汤和灵性修行领域。
       那些肤浅的心理学文章很容易流传为心灵鸡汤,加了一点心理学理论的情感分析就成为了情感散文,干巴巴的心理学理论抄写则沦为无人问津的滞销品。 
       同样每当有明星离婚、恋情告急、复合等新闻出现时,随后就有一波标有“心理学”特色的科普文章出炉。
      只是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是一个媒体属性的蹭热点传播,还是一个专业心理学的科普性质传播呢?
      在真实的心理咨询室里,专业临床心理咨询人员永远都是小心翼翼的去触碰真实、鲜活的来访者内心,而每一颗内心都远不是一两个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以概括和总结的。
      心理学科普文章既要有专业度、阅读性,又要有一定的情感加持,这对科普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咨询机构如何定义自己,决定着把来访者带向何处
       事实上,微信公众号的出现的确为所有的个人和公司主体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它是一个公司的宣传平台,既有传播性质,也带有营销属性,但很多的机构也迷茫、纠结于此。
       如同人一样,究竟怎样才是有吸引力的?自媒体的传播吸引力和人寻找爱、寻找关注度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柴静说:你如何报道自己,就会如何报道他人。
       咨询机构知道如何定义自己、寻找自己,就会知道如何帮助来访者定义自己、寻找自己 ,同样也就知道自己的自媒体如何书写自己、传播自己。
       对这个领域来讲:专业是核心命脉。
       专业自带传播功能,如同一个人有实力、有自我,何愁没有人喜欢?如同情感大师们会说:那些拥有自我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男女都一样。同样那些拥有自我的微信公众号,自带的风格和思想也是最具传播力的。
       一个心理咨询师大部分时间是要沉在自己的潜意识内部,一个心理机构也是要沉在自己的专业度上。
       一个机构和一个人是一样的,你如何定义自己,终将决定着你如何帮助他人寻找自我。
      所有的咨询机构都需要不断追问自己:我究竟是一个心理媒体机构,心理培训机构,还是一个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而回答这个问题,也牵扯着这个行业的共同命运。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
 

 

广告